佛弟子訪談(十二):AM1300中文廣播電臺 專訪美國舊金山華藏寺住持 若慧法師

admin 專訪-若慧孺尊评论175阅读模式

佛弟子訪談(十二)淺談佛學、佛性、放生

第二階段專訪節目:「佛弟子訪談」,接著邀請到美國舊金山華藏寺住持 若慧法師受訪,於空中暢談佛教、佛學、佛法的相關問題:

您知道華藏寺開始成立的時候,在公眾見證之下,出現過一些聖境相,為正法的弘揚帶來了祥瑞吉兆嗎?

您知道什麼是佛法大意嗎?什麼又是佛學基本的中心思想?

您知道佛說眾生平等,是從什麼角度來說的嗎?普通人也能達到跟佛陀一樣平等嗎?

在每年十月二十九日的時候,包括三藩市華藏寺以及世界各地許多道場聞法機構等等都會舉行放生祈福法會,請問放生的意義和利益何在?沒有皈依佛門的人可以參加放生嗎?

您現在收聽的是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節目。

        若慧法師,美國舊金山華藏寺住持,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弟子。生於信佛之家,自幼濡染佛法,長養向道之志。1979年,法師於年華正盛之際,在台灣禮千佛山菩提寺白雲禪師座下出家。法師學佛不拘一門,而能深契佛教經藏義理,通習各教派理論。出家之後數年,進入台灣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深造,1990年,以《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空義的研究為主題,完成碩士論文。1996年,若慧法師赴美參訪深造,數年之後,法師以律己德行及言傳身教,於2004年在舊金山華藏寺開寺,榮任該寺首任監院及副住持,2015年升任華藏寺住持。多年來著重教育工作,為佛門培育出許多優秀弘法與寺院管理人才。

        主持人:歡迎各位收聽《藉心經說真諦》的節目。我們今天特別邀請到的是華藏寺的住持若慧法師,來到我們的節目。法師,您好!

        若慧孺尊: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好。

        主持人:之前在跟您的交談過程裡面也瞭解到,雖然我沒有去過,但在舊金山的華藏寺呢,我記得還跟您說香火似乎很鼎盛。因為那個地方有各種的要求,所以所謂的香火,我們就打個引號。但是人潮是真的非常的洶湧的,也就是很多人也會慕名而去。我就想問問法師啊,在華藏寺剛剛開始成立的時候,在公眾的見證之下會出現過一些聖境相,那為正法的弘揚帶來一些祥瑞的吉兆。法師能不能跟我們的聽眾稍微談一談當時的一些情況呢?

        若慧孺尊:嗯,好的。華藏寺呢,那供奉有很多的聖物。有些是曾經在其他地方經歷過殊勝法會後迎請回來的寶物,或是出現聖境、聖跡的。像我們有玉蘭花聖樹,就是非常特殊的一件聖物,那確實是都是公眾見證的,自然就無比珍貴了。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那我就來講一件我們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跟大家分享。

        主持人:好,嗯。

        若慧孺尊:在2004年12月25日這一天晚上,位在美國舊金山市中心的華藏寺內,我們出家人正在忙著隔天就要舉行開寺大典的法務。同時呢,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他們前來幫忙。後來我們有一位姜居士呢,她就接到佛陀師父從墨西哥打來的電話。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當時佛陀師父的身份還沒有公佈,然後佛陀師父問:看到天空的佛光沒有啊?姜居士和大家就跑到庭園裡往天上一看,上空呢,只有濃雲密布,根本沒有佛光。所以她就回答說:「舊金山雲層很厚,不但沒有佛光,連月亮也沒有。」

        佛陀師父說:「這是西方第一個真正奉行佛陀當年教法、沒有門派分別的正法道場,今晚開光佛陀會從天空中施以五彩圓光籠罩沐洗華藏寺。你們等著看,一會兒雲會散開,佛光就會出現了。」

        聽到這一個喜訊,所以在十點多鐘的時候,那麼華藏寺的庭園內,就聚集了很多出家人和在家人。都不時地仰頭去看這個上空,期盼著佛陀師父請佛光來為華藏寺開光。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然後過了約半個小時呢,天上的雲越來越厚了,細雨呢,就開始降下來了。那麼當時的住持是隆慧法師,她對大家說:「放心吧,我們佛陀師父是如語者、實語者,祂老人家講的話從來真實不虛。」

        又過了半個小時,雨絲就停了,空中的烏雲突然裂開一條縫,漸漸地向各方散開,現出了藍色的天空和半月。有三大圈五彩的佛光由小至大,越來越強盛,放出耀眼光芒,直接就籠罩著華藏寺。那麼光中,我們還看到有一根瑪尼金剛棒,在那個佛光的中間就慢速地盤旋。那所有人這下子就歡騰了:「偉大的佛法,偉大的佛陀師父!佛陀師父,我們看到了佛光!佛光真的為華藏寺開光了!」

        這時呢,有一位大仁波切,他就開口說了:「大家安靜下來,這僅僅是看見佛光嗎?我們為什麼不深思一下,這哪裡只是一個看見了佛光的概念啊?要好好想一想是什麼樣真實而偉大的佛法?這佛法在什麼地方才擁有?是什麼樣的大聖者才敢於對未來之事下鐵定性的斷語,竟然在聖跡沒有發生之前,就敢讓大眾公開等待觀看,並且呢,又實實在在的在一個小時之內,讓大家見到了聖跡的展現,如言所說、絲毫不差?頭腦再簡單的人也應該明白了吧!所以呢,這哪裡僅僅是一個看到佛光的概念呢?無論有多大的功夫本事,你能指揮天上的雲彩和佛光展現定位加持嗎?除了最偉大的佛法巨聖境界,別無他門!難道不是嗎?」

        其實呢,就我們所知道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無論在台灣、香港、美國等多地都曾經當眾修法請佛光加持弟子們,這在當今佛教界都是聞所未聞的勝事。那這一次呢預言在先,並且又實在的展現佛法聖跡,除了佛陀的聖量之外,又有誰能做到呢?那這也為在西方的第一個正法寺廟記下殊勝的一頁啊。

        主持人:嗯!因為法師您剛說到的,有一句話呢,就讓很多的聽眾會感到有疑惑的,就是也是眾目睽睽之下大家看到的。但你又會覺得這種東西像什麼雲彩、光線,怎麼可能是由人可以能夠控制得到呢?又百思不得其解,這個都可以稱作叫聖境相是吧?

        若慧孺尊:因為它是很殊勝的嘛,確實是我們平常仰望天空也都從來沒有看過這種現象。

        主持人:對啊對啊。

        若慧孺尊:那像我們在佛教界這麼久了,也從來都沒有聽說天空會出現什麼,很稀有的這種光芒。

        主持人:对,就是聽起來人不能夠去主觀控制的東西嘛,對吧?

        若慧孺尊:是的。

        主持人:對啊,所以能夠看得到的,而且是在公眾見證之下的,而且剛才法師是跟我們分享的那個是2014年的是吧?

        若慧孺尊:04年的。

        主持人:04年的,嗯。那如果呢,大家對這方面有一些興趣的話呢,其實法師有特別特別多的故事。有機會呢,大家如果能夠繼續留意我們的節目呢,還會有機會聽到的。繼續請問法師啊,以前的人呢,通常都會向法師們請教什麼是佛法大義這個問題嘛,因為我們現在每個人都被生活弄得非常的忙碌啊,聽我們節目的聽眾相信也是,希望能夠有沒有什麼直奔主題的要點。那好,我們今天就問問法師啊,佛學基本的中心思想,它究竟是什麼呢?

        若慧孺尊:嗯,在這邊呢,我先來講一則佛教的故事。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這也是佛弟子,那個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就來用以說明這個議題。南無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說法。那時候有兩個名望非常高的婆羅門,名叫舍利弗和目犍連。兩個人的學識智慧都非常超群,很受國人的敬仰,他們也共同教化200多名弟子。有一天呢,舍利弗在路途中遇到世尊弟子馬勝比丘,他是佛陀當初轉法輪的時候,所度的五位比丘之一。他看馬勝比丘威儀出眾,舉止安詳,很有修道人的風範,所以他心中很歡喜。

        他就問馬勝比丘說:「請問令師是誰呀?祂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

        那馬勝比丘說:「我師釋迦世尊,祂的智慧神通,無人可比,我的智慧學識尚淺,無法盡說我師的妙法。」

        那麼舍利弗呢,他就一再要求說:「請慈悲方便,略說一點概要。」

        這馬勝比丘啊,他就說了一個偈語:「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舍利弗聽了,他當下就有很大的感悟啊,他就證到法眼淨。回去之後呢就告訴目犍連,啊,已經找到名師了,並轉述他所聽聞的法語。那目犍連當時呢,一聽之下,他也證得法眼淨,所以後來兩個人就一同皈依了世尊。舍利弗就成為世尊的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兩個都是佛陀的大弟子。他們只是聽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一句話就捨己所學,而皈依世尊。因為呢,這就是宇宙的真理。所以佛教呢無非啊,就是講的真理。一切有為法就是我們看得到的事物,乃至于思想意識等,它必須都是落於無常的,因為是成住壞空。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那麼真理呢,不生不滅的真理呢,就是無為法,就是法性真如。佛陀說法49年,而整個說法的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在說般若。可想而知啊,般若這個經藏多麼重要。《般若》經有600卷,《金剛經》和《心經》,只是其中一卷而已。般若呢,就是說的無為法,就是指的不生不滅,法性真如。除了這個之外,佛陀一直都在講修行。從行這個十善、四無量心,還有六度萬行、菩提心,也講止觀、講因果、講輪回,講這個法、報、化的修持,種種譬喻都是在說諸法義八萬四千法門。那總結來說,佛陀所說的這些佛法道理的知識,我們就叫做佛學,是理論的部分。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還有呢,關於佛陀的真實事例,譬如生活行持,還有歷經的實事,說法所在,或者是說法的緣起,還有規章制度等等方面啊,這是屬於教義的部分,稱為佛教。那佛所傳授的特殊的引導,令人超凡入聖的方法呢,就稱佛法。能夠將佛陀的這個教學法三義合一修學的,也就說我們平時呢,這個佛法知識的修學,和我們的行持的結合,這個就是真正的佛門弟子。

        主持人:嗯,謝謝法師的解答。如果按一天24小時來說,我們這個節目的這個一小時算是非常的精華,而且一小時也不到啊。所以如果大家每一期能夠準時地收聽,也能夠用心地去收聽的話呢,我相信每一期的節目都會讓大家能夠把握到很多的要點。好,我們先稍事休息,馬上回來。

        您現在收聽的是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節目。歡迎各位繼續回到《藉心經說真諦》的節目。我們今天特別來賓邀請到的是華藏寺的住持,若慧法師。好了,法師,繼續跟您探討一些佛學的問題了。我想請問吶,佛說眾生平等嘛,那這個究竟應該是從什麼角度去看?從什麼角度來說呢?因為現代生活,人和人之間都存在著很多的差距,有的是物理的差距,有的是心理的差距哈,每個人都好像保持著一種安全的距離。

        若慧孺尊:嗯。

        主持人:那從我們普通人對於佛陀的瞭解,佛的境界和我們的差距,應該是非常的大的。我們真的有可能或者有信心能夠跟佛陀一樣嗎?

        若慧孺尊:好。我們當初也講過南無釋迦牟尼佛,祂在那個金剛菩提樹下呢,祂夜睹明星,豁然圓滿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諦。祂隨後就說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那佛陀祂說出原來所有眾生都具有佛性,但是眾生因為有妄想執著,沒有證得佛性。所以呢,依於因果業力的差別呢,就在六道中輪回沉淪,因此在這個《華嚴經》中,佛陀說:「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所以呢,眾生要依於佛的教戒,修學佛法,就可以得見自己的廣大智慧啊,與佛無異。你看很多人就沒有明白佛說的這個意思,所以呢,就會有一些斷章取義啊,錯誤的說法。

        那這裡面也包含一些弘法的人,比如說有一位知名的法師,他就說:「一切佛菩薩都是具備佛性的,那麼一切眾生也具備佛性的,所以佛菩薩和眾生呢是沒有差距的。」南無羌佛呢,特別更正了這位法師的說法,祂指出來說各個眾生皆具如來德相、具如來智慧,這是對的,這是在空性上具如來智慧、具如來德相。但是呢,眾生啊,他們的業障之深啊,就我們眼面前這個臭皮囊,他們的煩惱,他們的執著,他們的貪、嗔、痴、愛、喜、怒、哀、樂,色、受、想、行、識、利、衰、毀、譽等等是凡夫境界,正因為如此,所以眾生不能飛騰、不能駕霧、不能穿壁、不能變化無窮,無有神通。那麼佛菩薩呢,任運自如,沒有得不到的境界。所以說眾生和佛菩薩是不平等的,從業力上不平等。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而唯獨是佛性上平等。但是佛性上平等,眾生沒有證到佛性啊,從來都沒有證到過啊,所以眾生是需要經過修行,才能證到佛性。但是這個法師呢,他竟然說:「眾生無始就是成了佛的,由於執著和妄想的污染,所以呢,由佛陀的位置退到了眾生的位置。」所以南無羌佛也特別再點出,照他這種說法,那就誹謗了我們佛了嘛。為什麼誹謗?因為釋迦牟尼佛哪一天慢慢不注意,一不小心不是就退下當眾生了?觀音菩薩,一不小心就退下來當眾生了?這個法師他還說竟然失掉了佛性,所以南無羌佛說啊,我們的佛性是不會失掉的。釋迦牟尼佛祂在菩提樹下證道,知道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普天之下沒有一個眾生,不具佛性。這個佛性具備,但是由於我們無始的這個妄染垢質,無明煩惱所障,所以不能徹見,從來沒有徹見。那麼就是出現了也認不到它,所以悟不到更證不到。那正因為如此才是凡夫的。所以呢,這裡呢,就徹底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佛性是和諸佛菩薩一樣的,但是凡夫的境界和諸佛菩薩不一樣。可是這個法師說凡夫以前的佛境界失掉了的。如果他已經成了佛,他就失不掉了。正因為這樣,我們才修行的,修行成佛以後永遠不可能再失掉了。所以如果照這個法師的說法呢,那就成了佛菩薩這個佛境界還會失掉,那我們修什麼行呢?乾脆就不去修了。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所以啊,這就是他的弊病,因為不懂佛法的原因。所以南無羌佛特別告訴我們,凡事今後看到這樣子的話,只要說什麼眾生跟佛兩個是平等的,這是錯誤的。因為眾生的佛性與佛陀的佛性平等,可是眾生絕對跟佛不平等的。因為佛具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莊嚴、六十四圓音,還有具四身五智的證德證境。眾生也具,那眾生具什麼呢?眾生具的是貪、嗔、痴、愛、喜、怒、哀、樂,一天要吃幾頓飯,晚上呢要睡覺,痛苦無比啊,為生活前途奔波,無明煩惱一生。走進無常,進入火葬場燒成灰燼,這就是眾生。所以眾生怎麼跟佛陀平等呢?不平等的。但是佛性平等,可是還沒有證到啊,所以眾生需要學佛啊。

        主持人:嗯,所以是有機會可以追求到平等的哈。但是要這個修佛、學佛。

        若慧孺尊:這個根基因是平等的,這樣的基因之下你是可以學。然後呢,最後是可以證到跟佛一樣的。

        主持人:再換一個話題啊,我知道每一年的10月29日的時候啊,法師、包括舊金山的華藏寺,還有世界各地很多的一些道場、聞法機構呢,他們都會舉行放生祈福法會嘛。那我想請問法師啊,放生它的意義,還有它的這個好處在哪裡呢?如果說我沒有皈依佛門的人,是不是也都可以參加這種放生的活動呢?

        若慧孺尊:首先我想強調說明的是,我們放生並不是只有在哪一天或哪個地點。而是按照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和南無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隨時隨地呢都要放生。只要你看到眾生處於這個怖畏呀,急難之中,我們都必須解救他們。所以對任何的生物,比如被捕獲的魚蝦、水族,或是天上的飛禽和地上的各類有生命的個體,將他們從即將面臨的被傷、殺之痛苦的情況下,買下來而釋放於適合他們的生態環境,令他們恢復自由,而免於恐懼怖畏。所謂只忍見其生,不忍見其死。這是基於我們的慈悲心、同理心給予眾生快樂,拔除他們的痛苦。至於主持人提到的,在10月29日這一天舉行放生呢,其緣由是這樣的:

        那是在有一年的10月29日的時候,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做了殊勝的佛事後,當天就帶領大家就地放生,之後佛教徒們就將這個日子定為佛定放生日。各地的佛弟子就在自己的國境內,自行舉辦放生活動。那麼剛才已經說了,我們是隨時隨地放生。但是為什麼每一年當中都會有幾次大型的放生祈福法會呢?尤其是在恭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佛誕,和南無釋迦牟尼佛佛誕時。因大家也借此放生活動,回向祝禱世界和平、國泰民安、個人健康長壽,家庭幸福美滿,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等等。因為佛陀也告訴我們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嘛,所以是由於無明沉迷在漫漫的時間長河中輪回流轉,互不相識,其實他們都是我們的親人,所以當他們有危難的時候,我們要去救度他們。而在佛經中講述佛陀和弟子們放生護生的故事也非常多,更不要說要去傷害眾生。因此在戒律當中第一條就是不殺生。歷代高僧大德也都遵循佛陀的教導,極力地宣揚戒殺放生。於是呢,就有這個放生的法會呀,流傳到現在。那麼由於因果的關係呀,你不殺生而行放生,那令一切有生命的各安其所,當然你得到的果報呢,就是會增福壽啊、免災難,生病了也會痊癒呀,或者眾難解脫,未來甚至得證菩提等等利益,這是佛陀在許多經典中告訴我們的。那放生活動呢,是所有人都可以參加的。

        主持人:噢。

        若慧孺尊:這只是以一個善良的慈悲之心,解救放掉他們而已。那除了團體舉行以外呢,也可以個人行動,但是呢,如何放生?怎麼樣做到圓滿而不造成事與願違?就要有許多應該注意的細節了。

        主持人:嗯。

        若慧孺尊:總之呢,我們就是以愛護、利益眾生為考量。所以要有正確的做法,以免形成反效果,而失去放生的意義了。

        主持人:嗯。法師你剛提到,放生的這個時間是10月29嗎?華藏寺。

        若慧孺尊:是。

        主持人:但如果在那一天時間上有沒有什麼考究?就是早上?中午?下午?

        若慧孺尊:至於這個時間,它不是個問題。我們寺廟舉行放生通常是在早上,這是為了方便大眾集體行動。但是我要再三強調的是,放生不拘於時間、地點。任何人看到任何眾生處在怖畏劫難之中,都應該伸出援手解脫他們,讓他們得到安樂。這樣呢,你會得到無量的福報。

        當然我們華藏寺歡迎大家來參與放生,以及所有佛事活動,為你們自己增長功德帶來福慧。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就是有沒有說自己沒有辦法親自前往,可以委託放生這件事情嘛?

        若慧孺尊:當然有些人呢,他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他想參加。可是他又沒辦法去。

        主持人:對對對,比如說他來不到華藏寺,對吧?

        若慧孺尊:是。

        主持人:那他可能委託在,可能舊金山的一些朋友啊,或者是家人、親戚啊,這些也是可以的。

        若慧孺尊:就是基於他的這份善心嘛,所以基本上我們也是會讓他圓滿。

        主持人:如果大家有任何的問題呢,也可以和華藏寺聯繫,他們的電話號碼是(415)920-9816。所以如果各位的時間、地點都很方便,當然你可以親自參加放生,體會那份感應,還有那份的感恩,但是如果你真的沒有辦法,因為來到這個華藏寺,或是去到你要去參加放生地點的話,也可以委託他人,同樣可以分享那份的喜悅,還有那份的福報了。那也謝謝法師!

        若慧孺尊:阿彌陀佛。

        主持人:從8月1日開始,每個星期日早上九點播出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藉心經說真諦》經書恭讀,敬請留意。想進一步瞭解這本佛書的聽眾,請與聖蹟寺聯絡,電話:(626)797-1590。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